公司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 
“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 | 用无畏去守卫 践行供销力量
时间:2022-12-28 作者:刘长莹,孔莹,陈明亮 来源:中国供销农产品集团公众号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国供销农产品汶上农批市场以让“农民开心、市民舒心,商户安心,政府放心”为宗旨,以提供“安全、质优、价廉”的农产品为出发点,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办好群众每一件“急事、难事、小事”,致力于打造农批市场的“幸福港湾”,用无畏,去守卫,践行供销力量。

 

1重走“长征路”  凝聚战疫力量

万里长征的胜利,谱写了气吞河山的壮丽史诗,彰显了老一辈的担当,而今天,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无数无名勇士再次延续老一辈“长征精神”谱写出一曲曲催人奋进的战歌。

在中国供销农产品汶上农批市场交易区、核酸采样点、入口处、高速路口、交通卡点……总能看到这样一群身影,他们身穿红马甲或身披防护服,有时我们甚至认不出他们是谁,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供销人。

农批市场人员密集、流动性大,作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关口和前沿阵地,自疫情发生以来,汶上农批市场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坚守初心使命,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做到不懈怠、不厌战,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全力以赴守好人民“菜篮子”、“米袋子”民生工程。

全方位值守,坚决守卫“疫”线。市场管理人员及安保人员24小时驻守,加强巡逻防控和视频监控全覆盖,切实做到无盲区无死角,他们身穿红马甲或身披防护服,化身“一线战斗员”,奔走在区域消杀、信息登记、秩序维护、核酸采样点、入口处……在市场的出入口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出入通道,做好人车分流管理;控制入场流量,对零售客户尽量予以劝返。密切关注“每日新增新冠疫情防控重点关注及排查地区”,严格把控进入市场“三码一证(场所码、健康码、行程码、核酸证明)、测温、戴口罩”准入原则,严防死守市场大门,坚决做到不漏查一人一车,不放过任何风险点,切实抓好健康防控,坚决切断疫情传染源。

政企合作,帮助商户解决“出行”难题。4月份升级疫情防控政策,各地执行自己地区政策,瞬息万变,实行交通管制,导致农产品流入、流出困难,中国供销农产品汶上农批市场作为汶上县及周边县市区的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单位之一,每日生活必需品进场量近400吨。交通管制等措施对农产品跨区运输影响严重,采购商不能出去采购、经营户不能发货,货物进货量不稳定,拉长了农产品运输和交易周期,增加了从业者成本,造成严重亏损现象。汶上农批市场主动对接县市监局协调沟通农产品流入、流出难的问题,组建工作小组分组同步跟进解决“流入、流出”难的问题,四天时间成功办理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500余张;8月,汶上县多处小区封控管理,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政企通力合作解决市场商户与市场工作人员“出行”难题。工作人员分区域对已封控小区商户进行信息收集,初步确定人员名单,报送中都街道审核,经县商务局核实后,根据上报名单填写相关信息盖章后下发,整个流程下来不到三个小时,办理了300多张通行证,解决了100多户商户“出行”难题。

一呼百应,汇聚战“疫”力量。1026日,汶上县疾控中心接到外地1例阳性感染者的协查信息,该阳性感染者曾在市场活动,20余名工作人员面对突发情况不退缩,主动请缨,奔赴市场一线积极配合县公安局、中都街道、疫控中心对确诊人员进入市场的行动轨迹进行视频流调及现场流调,对密切接触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进行全区域高密度消杀、为经营户下发N95口罩,20人连续奋战20小时,用实际行动体现供销人的担当,为战“疫”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闭环式管理+双报备+点对点服务”,确保货运车辆“好进快出”。中国供销农产品汶上农批市场在做好疫情防控查验的基础上,实行“闭环式管理+双报备+点对点服务”,对外地配货送货、外出采购或出济车辆人员抵汶前持 48 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国务院行程卡及山东省健康码绿码,至少提前48小时(中高风险地区需提前七天)向“济宁报备”小程序和市场“双报备”;对进入市场的外来车辆进行全面消杀后,进行“三码一证”信息核验登记、贴封条、无接触装卸和交易等,落实闭环式管理。对县外车辆设置停车专区,尽量减少接触,对来自或途经停留疫情流行地区和高中低风险区的跨省市运输车辆,市场管理人员设两班(24小时)在汶上西进行点对点接送,接至市场后对其进行消杀、贴封条后督促货运驾驶员到货物堆区(市场3#楼西北角停车场外的西北五省及内蒙古停车专区、市场东南角省外来汶车辆卸货处/市外来汶车辆卸货处)进行装卸货,并由市场管理人员将其“点对点”送至县界,接送车辆高达做好对货车驾驶员的闭环管理工作,并及时将接送情况上报至中都街道。每日接送车辆约40余量,实现车辆“好进快出”,织密织牢“外防输入”防线。

一代人有一代人长征,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使命召唤,我必担当。虽然很辛苦,但大家甘之如饴,汶上农批市场全体职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始终不畏艰难,团结一心,齐心共战,从未放缓前行的脚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鼓舞和激励大家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不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要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更好地服务商户,端稳“菜篮子”。

 

2怀揣赤子心  甘为孺子牛

“听民意而行,闻民意而动”,中国供销农产品汶上农批市场将“三牛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传承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精神,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从“民”着手、从“心”出发,为广大经营户提供最满意、最贴心、最便捷、最及时的一系列服务。

2020年,市场试营业伊始,入驻经营户逾300户,随着果蔬交易厅二区的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原临时区近50户经营户顺利搬迁后均面临着营业执照地址变更的问题,市场工作人员了解需求后第一时间对接汶上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邀请其开展了“靠前服务、现场办公”的活动,高效便民地解决了经营户“急难愁盼”问题,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政务服务“零距离”。

2022513日,市场联合汶上县妇幼保健院为符合条件的女性职工、男性职工家属、女性经营户及男性经营户家属开展“两癌”筛查。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市场周密部署、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提前通过微信群、入户走访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宣传“两癌”筛查活动目的、意义,调动广大妇女参与“两癌”筛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市场工作人员提前一天做足了场地、卫生和保密措施等准备工作。此次活动共计为符合“两癌”筛查条件的近百名妇女进行了健康检查,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妇女的健康保护意识,为妇女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与关爱,让妇女群众在市场不出门便能享受到国家惠民政策、惠民服务,为广大妇女同胞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2020年开始,每年协助市场经营户进行年报审核,并采取“送报上门”的方式对市场内未及时完成营业执照年审的经营户,面对面,一对一耐心讲解年报流程,现场指导其进行填报,帮助他们按时完成年审,切实维护经营户合法权益。

脚下走了多少步,心中沉淀多少真情,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实干诠释担当。“孺子牛”精神时刻激励着市场所有工作人员勿忘供销人的初心与使命,践行“服务三农、保障民生”的担当,让“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坚持不懈的实际行动,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全身心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3发扬工匠精神  打造民心工程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一粒米一桌餐,牵动着千家万户,保障食品安全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供销人义不容辞之责,以“匠心”服务“民心”。

为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生产经营行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中国供销农产品汶上农批市场规划建设了汶上县名特优小作坊聚集区。该区采取“市场准入、集中加工、严格检测”的闭环式管理,实行“五统一”服务:统一进行原料溯源和出场检测,统一提供水、电、气;统一配套建设全封闭操作间;统一提供油烟处理、污水处理、天然气智能检测等安全、环保设施;统一提供品牌孵化、直播带货等配套服务,推进生产加工的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用“工匠精神”对汶上传统美食进行“精雕细琢”,实现小作坊加工的机械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升产品加工质量安全水平,让传统小作坊焕发出新生机,打造出群众美誉度和文化传承度的“名特优”食品,促进食品小作坊高质量健康持续发展,让汶上县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为切实守住百姓“菜篮子”,市场于2020年投资近15万元建成检疫检测中心,2021年投入近10万元增设北门快检室,成立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工作小组,配备快检专职工作人员3人,分两班对入场产品进行入市查验和进场后抽检,实现24小时实时检测,主要检测初级农产品农残、瘦肉精等项目,所有农产品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市销售。2020至今检测总批次达到23000次左右,合格率为99.99%

食物是城市文化最特别的凝结,也是城市形象最温柔的宣传,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既是老百姓幸福生活最基本的共同诉求,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项“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事业,汶上市场以开展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为抓手,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使命与责任,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在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专注专业的过程中,用一列列合格数据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以一盒盒试剂、一张张检测报告诠释供销人的“工匠精神”,其所蕴含的内生精神动力必将感染一批又一批的食品安全参与者、管理者、受益者,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4培育“一微克”精神  聚力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当天北京市的PM2.5浓度低至1微克/立方米”,简短的文字道出了无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多年如一日地努力与奋斗。“一微克”不只是一种结果,也是一个奋斗的过程,更是一种坚定的、前进的、突破的精神。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乡村振兴进程需要我们守正更新、踔厉奋发,打造产供销稳定衔接、利益紧密联结的农产品全产业链条。

扎根本土,积极服务“三农”。市场积极对接本地蔬菜种植户,同时帮扶农户自产自销,经过前期充足的考察调研后专门设立了地菜交易区,向周边种植户提供一个稳定的经营场所,免收进场经营费和水电费,为本地蔬菜种植户解决销路搭建了产销平台,同时引导他们按照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产品,2022年,本地菜农户累计300余户,实现年交易量达1.5万吨以上,不仅为蔬菜市场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空间,对农户来说也是增产又增收的好平台。

为庆祝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产品销售平台与中国供销农产品汶上农批市场联合主办的首届线上农民丰收节暨产销对接服务签约仪式于930日举行。此次活动包括线上直播带货和线下产销对接签约仪式。通过上线直播的方式,主播人员面向特定人群推介了汶上县特产河里烧鸡、汶上县供销合作社酱菜等特色产品。线下签约方面,汶上市场与汶上县蔬菜种植大户邵作峰、水果种植基地大户胡长庆签订协议,为其常年供应的精品蔬菜和水果组织市场大户承接销售,交易金额近80万元。

汶上农批市场利用原临时交易区空地和可移动推拉大棚,划分出近20个位置的专用的板车交易区。板车交易区投入使用后,将外省及本地特色农副产品引入到本地,做到果蔬产地直发直销。202279月份,全国各地的西瓜产地直发至市场共销售高达10000吨,实现了西瓜季的“好收成”变成“好收益”,形成更为畅通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推动了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汶上农批市场将不断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奋楫争先,持续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搭建产销合作平台,夯实产销对接基础,培育农村电商新业态,促进产销精准对接、多渠道对接,构建起产供销高效稳定地衔接,提高农民在农产品流通和加工环节的参与程度,让农民分享更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乡村振兴贡献企业力量。

中国供销农产品汶上农批市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解决市场经营户“急难愁盼”问题,让市场成为美丽、和谐、安心的“幸福港湾”,用实际行动彰显“服务三农 保障民生 平抑物价 保卫食安 维护稳定 ”的不变情怀,以更加奋勇蓬勃的姿态,在新的赶考路上继续创造奇迹。